展览名称:《桥舍10年收藏展》
展览时间:2016.12.16-2016.02.15
学术主持:周爱民
艺术家:EnriqueBrinkmann、杜大恺、傅中望、梁辁、刘庆和、刘旭光、尚扬、石冲、石磊、王克举、王天德、张羽
展览地点:桥舍画廊(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七星中街F03)
桥舍画廊(BridgeGallery)创建于2006年,从建立之初,“桥舍”一词成为画廊的理念与宗旨。“桥舍”是连通艺术家与收藏者之间的桥梁,是品鉴、交流和讨论艺术的空间,是年轻艺术家遮风避雨、精心创作的处所。转瞬之间,桥舍已十年!
从“确认的经验:图像、城市与身体”(2006年6月)展览开始,桥舍画廊亮相艺术与艺术市场业界。当初,桥舍画廊位于北京朝阳区观音堂,参展的多是年轻艺术家,开业首展不算惊艳,但一切都是有条不紊,遵照艺术空间的运作规范及方式进行。学建筑出生的画廊主人陈昕,一直爱好艺术收藏,受与之交往的艺术家及其艺术生活的感染,决意创办自己的艺术空间。因是喜好所驱动,他初入画廊业并没有急于求成的市场雄心,他始终坚持的是品好艺术的志趣与韧性。既娱己,也悦人,这大概是陈昕创办桥舍画廊的初心。
桥舍十年是中国画廊业兴盛的十年,也是艺术市场风云变幻的十年。受中国经济环境乃至国际艺术市场的影响,中国画廊业及艺术市场潮起潮落,许多画廊及艺术机构一时闪亮登场,转瞬销声匿迹。在艺术市场的潮汐中,桥舍由懵懂启程的画廊新生儿,逐步成长为艺术市场及画廊业稳健的航行者。十年,对于一家画廊不算太长的资历,但是能够在十年里经受住中国艺术市场不测风浪冲刷的画廊却并不多。从观音堂到798,再延伸至深圳华侨城,画廊逐步发展。至今,桥舍在空间、场所等外在规模上不显阔绰、气派,但它总是不失时机的内聚能量、铸就品质与品牌。桥舍主人也由最初的艺术“玩家”,历练为巧思经营的职业画廊人,陈昕、邹伟明、傅庸峰等人竭诚合作,使桥舍在十年里拥有令业界侧目的佳绩。
由殷双喜担任策展人的“欲望的风景——尚扬师生展”(2007年9月),集聚了中国当代艺术颇具影响的艺术家尚扬、方少华、石冲、曾梵志、马六明等人,展出作品皆为新作与力作,该展览的成功举办,使桥舍画廊迅速为艺术界及画廊业所关注。同时,这也使得桥舍画廊明确定位于推介当代艺术及艺术家,并在初创时即奠定了高水准的艺术格调。与当代重要的艺术家为友,广聚艺术界人脉,是画廊拓展阶段的主要目标。为此桥舍与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合作,创刊《艺术概》(ARTGUIDE)杂志,设立当代艺术推广基金,为艺术家提供媒体服务平台,推介杰出的当代艺术家及作品。傅中望、冷军、隋建国、叶永青、刘炜、刘野、谭平、何多苓、杨飞云、艾轩等人,皆曾列为《艺术概》封面推介的人物,进行专访评述。2009年4月,桥舍画廊策划“杜大恺水墨作品展”,将清新的、貌似传统的水墨画置入以当代艺术为标杆的798艺术区,扩展了艺术之为“当代”的属性与相貌。水墨介入当代,或者说水墨亦当代,桥舍画廊以展览表明了这一事实的存在。
国际化是艺术市场的趋势,也是有作为的画廊应有的担当。桥舍画廊以“对话”为主题,连续举办了三次中德艺术家联展,既引进德国艺术家的作品,同时也组织中国艺术家到欧洲进行艺术交流与展览。杜大恺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绘画教授日耳曼?侯思的联合展览(2011年9月),开启了高层次的“中法艺术对话”展览活动。梁铨与西班牙艺术家安立奎的联合展览(2015年12月),以“殊象”为主题,使中西艺术家在“意象”与“抽象”的艺术脉络中进行展览形式的对话交流。2016年,桥舍画廊举办了“和歌——浮世绘艺术展”,将经典的日本“浮世绘”版画引进到中国,曾经对法国印象派产生至深影响的“歌川派”版画作品先后在北京、深圳、云南等地巡展。正如浮世绘展览序言中所写,“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对美的憧憬超越了国家和时代”,对“美的憧憬”也成为桥舍画廊理念及品质的一部分。
挖掘、扶植年轻艺术家,培育青年艺术的成长,是桥舍画廊著力最甚之处,其成功案例及运作模式尤为艺术市场及画廊业界所称道。王岱山、肖芳凯是桥舍画廊最早代理的两位年轻艺术家,俩人皆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如同大多数美院学子一般,他们俩在研究生毕业时青葱、羞怯,既踌躇满志又充满焦虑。桥舍以自己的眼光及潜质判断,与俩人签定了代理关系。王岱山、肖芳凯稳步推进他们良好的创作意识,潜心、勤奋地创作,桥舍则倾其所能为他们做好创作服务及艺术推广工作。从群展到个展,从艺术博览会到美术馆展览,从北京、上海、台北、香港等地艺术展会,王岱山、肖芳凯成为艺术界及艺术市场倍受关注的青年新锐艺术家代表。2011年,王岱山获第三届中国新锐绘画奖;2013年,由赵力担纲策展人,在台北举办了“醉花阴”肖芳凯个展,并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巡展。既有扎实的学院教育背景,又有敏锐的独具个性的创作意识,是桥舍画廊选择青年艺术家的标准。此后,郭子、李萧禾、陈亮、安德生等加盟桥舍,这几位青年艺术家分别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德国慕尼黑美术学院,他们都有知名美术学院的训练经历,但艺术才情及个性迥异。2011年,桥舍策划的“谁在”艺术活动,以选秀的方式,吸纳了众多美院学子的关注和参与。对青年艺术的扶植与投入,使更多的年轻艺术家愿意围聚在桥舍周围。
十年铸剑,不求功成名就,只为炉火纯青,这大概是“桥舍十年”葆有的一种状态。大其心,才能容天下之物;定其心,才能应天下之变。桥舍画廊是中国艺术市场及画廊业的一个缩影与个案,艺术职业化的发展与艺术经济的兴盛,与众多画廊人的执着和努力分不开。用艺术去梦想,以此谨祝桥舍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