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杜大恺在采访中谈到:“李呈修十年前在我们学校当访问学者,我们一直保持密切的交往,他在十年的时间里,不断改变,不断追求新的目标,有新的作品出现,我肯定他的成就。对他来说,这是一种升华,和传统不同,对于今天的中国山水画在题材和语言上是有了自己的拓展,有时代意义的改变。我为他高兴,相信这次的展览会得到积极的评价和影响。”
尽管国画当代进程的步伐一直以来尤为迅速,但不可否认发展变化更为快速的,是我们当下这个时代本身。所以,中国山水画坛当下最迫切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拓新现有绘画面貌与语言,进而能够表现出时代快速发展所呈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剧烈变化。
李呈修认为,艺术的创造,是人的全部身心的创造,艺术家是新观念的开启者,艺术是从无到有的创造,艺术是情感的符号,艺术是自然的模仿。写生是画家提高创作意识,训练表现技能,寻找创作技法的重要环节。带着问题去写生,去体验,让大山与画家产生一种精神往来。
看与画的取舍完全不同,看类似创作中的草稿,画则是画家与大自然有了精神往来并被对方“确认”之后的定稿表现,它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激情,这种让画家得到升华的写生,生活中是不常见的。此次展览的作品,李呈修将创作的视角放在自然景观中,例如西北山川、黄土高原、江南水乡等,在长期的写生已经让他积累出一套笔墨技法,他不仅重新挖掘传统笔墨语言,还吸纳西方艺术体系的理念与方法,创造了现实主义色彩浓郁的“实景山水”国画语言,并由此建立起极易被当代大众审美所接纳的全新山水画视觉机制。
一方面,此种拓新根植于中国文化语境的内核,在保持国画艺术体系的独立性同时,皴法、气韵、格局、笔墨、意境等传统山水画要素都焕发了全新的面貌;另一方面,这种拓新很好地弥补了现有山水画笔墨语言,在表现当下时代快速发展而带来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剧烈变化时的局限。所以,李呈修“实景山水”所代表的“以国画语言对现实景致真实表现”的全新视觉机制,在获得时代风貌的同时,也为中国山水画的当代进程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一种性可能。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