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展览得到了中国手机品牌“魅族”的资金赞助,呈现出一个融合了艺术家、策展人及设计师三方集体创意的全新的摄影展厅效果。
谁是罗杰.拜伦?
艺术家罗杰.拜伦(RogerBallen)1950年生于纽约,1974年移居南非共和国,在约翰内斯堡工作、生活了三十五年。罗杰.拜伦并未在学院里学过摄影,他拥有的是心理学学士,地质学硕士及矿产经学博士学位。起初,罗杰.拜伦以地质专家身份的工作使他有机会深入乡间,进入当地住户家中以纪实手法进行拍摄。1994年以后,他不再去乡间寻找这些拍摄题材,并逐渐丰富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使作品介于绘画、素描、装置和摄影之间,因重视心理与空间关系的图像风格而著称。
展览呈现了艺术家从90年代中旬至今,大概近20年作品的回顾,包括照片,装置,以及一个影像作品。
如何评价
范迪安:“当我们步入展厅时,我们既是观众,又成了演员。罗杰.拜伦将日常生活中的荒诞的感性体验上升到了一种精神层面。我相信,这个展览将是北京秋天最重要的一个现场。”
王璜生:“罗杰.拜伦就像一位‘地质’工作者一样,对土地的地层做了一层层的挖掘、勘查,以他敏锐而奇特的镜头,将这一特殊时期南非底层民众的精神状态、生活情态和生存物态表现出来,深深抓住他们充满焦虑、迷茫、无奈、荒诞的心理及行为方式,结构出一个个罗杰·拜伦式的摄影画面。与其说是画面,不如说是‘剧场’,一个巨大的上演着何止是南非,更指向于人类精神与行为、现实与情状的荒诞不经的剧场。”
荒诞
“我90年代中旬就开始做这种荒诞性的作品,其实荒诞这个词是非常能清晰符合我的作品。我不太明白‘荒诞(absurd)’这个词在中国语境下是一个什么样的词汇,如果问你们,你们会是如何解释“荒诞”呢?“荒诞”对我来说,可能指的是那种‘生活是无意义的’态度,好像不管我们做什么都没有意义,我们做什么都是荒诞的,都是一个‘无’的循环。”——罗杰.拜伦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