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亵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我们只能说不_艺术会展网丨文化艺术会展资源整合共享平台—艺术会展-展会-艺术展-会展网-展会信息-展会服务—让展览更专业 更便捷_
 
艺术会展网丨文化艺术会展资源整合共享平台—艺术会展-展会-艺术展-会展网-展会信息-展会服务—让展览更专业 更便捷 » 艺术头条 » 文化艺术 » 正文最新资讯 行业动态 展会报道 拍场快递 机构新闻 画廊新闻 文化艺术 工艺礼品 

对于亵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我们只能说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04  浏览次数:3
   从上世纪80年代末算起,万达从事艺术品收藏至今快三十年了。这么多年来,伴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我们也一点点成长了起来,收藏的艺术品也从国内扩展到了国际,逐步积累了自己的一套收藏经验。
 
  万达已建立专家智库 严格规范收藏艺术品
 
  记得在刚进入艺术品市场时,迷信过一些国内至今也很知名的所谓“鉴赏专家”“市场专家”,在他们的“点拨”和“指导”下,我们也曾买到过影响力很大而实际上不入流的“名家名作”,也曾买过流水线复制的商品画。今天看来,这种经历和教训能让我们快快成长,认识到市场的水深、水浑,以及具备自身独立收藏理念的重要性。所以,在2000年左右我就首次提出了学术性收藏的理念,也就是以作品的艺术价值和作者的艺术思想作为我们收藏的基本衡量条件,这对我们收藏哪类作品和谁的作品起了一定的作用。
 
  时至今日,我们已建立了一个由国内外学术和市场组成的专家智库,有一套严格而规范的学术评价程序和分析指标,收藏谁的作品不是一个人能说了算的,专业团队的意见对收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只买对的,但不一定是贵的。现在社会上也有种种传言,如某画家与万达领导见面或吃饭了,万达就会收藏他们的作品。领导与画家朋友间的往来,一起吃饭聊天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动,但收藏艺术品便是另外一回事了,我们的收藏是有原则的,这之间根本就没有关联。多年来,万达收藏在圈内也有了一定名气,许多画家也愿意和我们交朋友,我们也愿意和各类艺术家做艺术方面的交流,以及发展私人间的情感,但这不意味就能收藏某某的作品。如画家陈逸飞,他在世时与王健林和我都是好朋友,我们经常见面吃饭,并畅谈艺术和人生,但万达至今没有收藏过陈逸飞一件作品。
 
  不能盲目推崇传统绘画 要更新艺术创作的观念
 
  关于艺术创作,我们认为古往今来,任何一件艺术品,都会受到传统的影响,没有传统影子的艺术是不存在的。所以,现代人的艺术创作不能老是把“继承传统”挂在嘴边,这是对艺术的空谈和忽悠,要知道“继承”是艺术创作的学习过程,而非创作的目的,一些鼓吹继承传统的画家,基本上就是在山寨前人的作品,特别是有一批“国粹”派,学习绘画只靠临摹,创作也是一套程式化的表现方式,一代代临摹下来,中国画已经形成了近亲繁殖的“怪胎”。
 
  在临摹古人的基础上谈艺术创作,绘画的技法、技术可能会是成熟的,那些招式化的表现语言也能运用自如,但我们不认为作者对艺术就有真诚的态度和真切的感悟。说具体点,一根树枝、一片树叶的线条勾勒,一块山石、一群土坡的皴点渲染,这些都是古人已有的表现技术,你只不过东抄点、西抄点,靠点小聪明拼凑成自己的绘画模样,也就是千篇一律的把式,甚至有的人还流水线生产作品,艺术创作过程中哪里有画家本人的真情实感?留下的作品也只能是些与画家本人无关的、虚伪的文化符号。
 
  一些盲目推崇传统绘画的人会说中国画就是不断临摹学习前人的经验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北宋《千里江山图》是千古杰作,此画创作时画家王希孟还不到20岁,但他20岁刚出头就去世了,他能把他之前的传统吃透吗?这又怎么解释?所以,我们认为还是艺术创作的观念问题,也是一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的误读造成的!当绘画表现在不断复制中走进了死胡同时,不变就会死,为什么不早点更新艺术创作的观念呢?
 
  坚持自我收藏方向 绝不跟着市场乱跑
 
  回顾这近三十年,经历过艺术品市场的潮起潮落,万达一旦坚持自己的收藏方向后,就不会跟着市场风向乱跑,如十年前一些丑态图像横行的国内所谓当代艺术在市场上炒作“高价”时,我就著文斥之是“垃圾”,他们把民族情感演变成了民族仇恨,很多画面血腥、丑陋和庸俗,并极力丑化自己的同胞,他们这些“当代艺术”现象已经脱离了艺术的范畴,我们就不会去跟风收藏。
 
  社会上有称“贵圈水很深”,不管对艺术市场还是对艺术创作来说,现实情况确实如此,我们深知有许多不正常的现象,艺术已经被各种官气、匪气、匠气和铜臭气抹杀,这在我们收藏过程中是必须极力避免和反对的。画家靠谋求位置、靠市场炒作去提升影响力,我们是不认可也不参考的。
 
  在我看来,那些被神话了的画家的行为以及与艺术不沾边的权利,已经严重破坏了大众的文化价值走向,误导了中国人的艺术审美。也正是这些原因,中国当下的美术在世界上影响力有限。真正的艺术家要用真情实感搞创作,才能感动这个时代。
 
  还有就是自我炒作的一批画家,自己把画拿到拍卖行上拍,再叫人买下来,无耻地制造一些所谓的天价行情,单件价格就能达到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这种做局市场的恶劣行径,也是我们不屑的。现在还有一些从事拍卖的经营者,有点兴趣爱好也开始搞点“艺术创作”,花拳绣腿,看上去似乎有点名堂,如果出于个人情趣或修身养性的目的也无可非议,但有些人却堂而皇之把这些业余消遣之作拿到拍卖市场去拍卖,自我炒作高价,人为制造价格行情,欺骗广大收藏者。可见,一些传统绘画技术通过习练是能够被掌握的,但这不意味着这就是艺术品可以收藏。
 
  收藏要有横纵向比较 拒绝虚情假意的作品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关注的应该是艺术表现语言的创造。吴冠中是我们深交的一位前辈艺术家,也是在艺术上交流最多的导师,更是对我们艺术品收藏影响最大的顾问,我们对艺术创作有一致的认识。真正的艺术不是传承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艺术表现的创造力问题,能够流传下来的传统都是当时代的创新,沉浸在“继承传统”的画家,实际上也远离了中国艺术精神,对艺术缺乏起码的真诚。所以有人说一些中国画不是艺术,是游戏,是应酬,我们都认为这个观点有道理。明清以来中国所谓的某些文人画,就是这个现象,披着古人的“画皮”来忽悠收藏者,误导大众艺术审美。画家的名气、作品的尺幅、对传统的继承程度都不能说明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视觉语言和艺术表现力没有自己风格的创作,艺术观念没有当时代的创新,其艺术价值等于零。
 
  我们选择收藏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史上既要做纵向比较,也要做横向对比,纵向就是和历史上前人的艺术成就作比较,横向就是与当时代国内外他人的艺术成就作对比,然后找到坐标位置,艺术表现的创造力及其艺术人格才是衡量艺术高下的标尺。对那些亵渎中国传统文化的虚情假意的作品,我们只能说:“NO”!
 
  (文/郭庆祥)
 
  作者简介:
 
  郭庆祥,1962年生,土生土长大连人,被称作收藏界传奇人物。他携巨资杀入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以前瞻性的目光屡屡创出中国现当代书画的市场成交纪录。郭庆祥与大连万达集团合作,第一次将收藏与企业形象文化相结合,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增添了活力。同时将吴冠中艺术推向海内外市场,奠定了吴冠中作品在今天的市场地位。
分享与收藏:  艺术头条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七月DT模板
推荐图文
推荐艺术头条
最新文章

声明:本站展会信息均由会员发布,网站已尽严格审核义务,因办展过程的不可控性,部分展会可能会存在延期或取消举行的情况,请您参展前务必再次与组织方或展馆方核实,如私下参展遇纠纷,本平台不负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