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住博会亮相:关注建筑艺术生活_艺术会展网丨文化艺术会展资源整合共享平台—艺术会展-展会-艺术展-会展网-展会信息-展会服务—让展览更专业 更便捷_
 
艺术会展网丨文化艺术会展资源整合共享平台—艺术会展-展会-艺术展-会展网-展会信息-展会服务—让展览更专业 更便捷 » 艺术头条 » 展会报道 » 正文最新资讯 行业动态 展会报道 拍场快递 机构新闻 画廊新闻 文化艺术 工艺礼品 

第十四届住博会亮相:关注建筑艺术生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9-14  来源:新浪收藏  浏览次数:32
  2015年9月9日,第十四届住博会在京举办,其中,有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主办、北京东方美亚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城市公共艺术与人居环境展暨论坛”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E1馆举行,其中“桃花源轴测图当代艺术展”是本届住博会的一大亮点,成为住博会展场中唯一一处以“人居环境体验+艺术生活美学”为主题的全开放式的体验互动区。
 

 
  此展览位于E1展馆中心位置的2200平方米区域内,由总策展人王明贤先生与阵容强大的艺术顾问团队共同精心打造,集中展示了中国建筑界、当代艺术界在公共艺术领域进行探索的领军人物的代表作品。其中既包括由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中心、中央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工作室、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艺术中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李兴钢工作室、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等国家级建筑、艺术机构组成的“公共艺术国家队”,也包括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MAD建筑事务所等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独立建筑设计机构,同时还有陈文令、陈勇鹏、景育民、吴秋龑、邵译农、肖昱等在当代艺术领域和公共艺术领域有独立探索精神的艺术家。通过建筑师及艺术家各自设计的个性展示,使得观众在这里可以通过多样的互动方式,切身体验到当代城市与环境在被公共艺术注入新鲜活力后所呈现出的“当代桃花源”的魅力。
 

 
  作为此次展览的交流探讨环节,在9月9日展览开幕当天,还将举办一场总主题为“寻找中国空间的诗意”论坛。论坛分为“未来城市:自然创造建筑”、“公共艺术是中国当代城市的文化座标”以及“大众生活如何成为艺术”等三个主题专场,邀请来自相关领域的著名建筑师、艺术家和评论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未来城市中建筑、当代艺术与生活相互交融的多种可能。
 
  王明贤:公共艺术是公众参与创造的生活艺术
 
  公共艺术是现代民主社会的产物,与生活有密切关系,在地性、大众性、当代性是其特点。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是个有机体,它们应当共同完成“场所精神”,形成具有当代性的环境空间。
 
  人类对环境的关注,是在经历了生态危机、环境破坏等之后反思的必然结果。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迫切任务。”从现代科学与当代艺术的角度来考察环境、创造环境,形成了一股国际性潮流,中国建筑界、美术界以及社会科学各界为创造新的生活图景共同推动公共艺术的研究。
 
  读《建筑的永恒之道》(美国建筑理论家C亚历山大著),对理解公共艺术颇有启发。C亚历山大认为有一条永恒的建筑之道,“一旦领悟了它,你就可以使你的房间充满生活气息;你就会同家人一起设计你们的住房;设计孩子的花园;设计你工作的场所;设计你闲坐遐想的露台。”“它如此强大,以致靠了它,许多人可以共同创造一个生气勃勃、悠闲自在的城市,一个与历史上任何城市一样美好的城市。”这个永恒之道,同样是公共艺术最根本的东西。环境存在着极为重要的无名特质,生命与精神的根本准则。公共艺术只有踏上了永恒之道,才会有活力和快乐。
 
  环境需要的是这种生机勃勃的无名特质,而不是追求豪华宾馆的乏味的“舒适”。满嘴金牙只能显示人的财富而不能显示人的智慧。公共艺术是与社会公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又由公众参与创造的生活艺术。它的出现是对贵族艺术的扬弃,使艺术由天上回到人间。环境本身就是艺术,这乃是美学视野的扩大,也是艺术生命的回归。
 
  在城际之下,远望公共文化的未来边界
 
  本次参展机构【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是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发展战略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领导下的,立足于针对中国城镇发展与视觉文化研究的公共艺术创作和研究机构。
 
  中心通过针对公共艺术的相关研究与创作,梳理世界范围内公共艺术的发展经验,推动中国公共艺术立法的尝试,探索符合国内公共艺术发展道路。为国家文化战略的制定与实现提供理论支撑;为区域文化形象的打造与推广提供学术支持;为公共艺术行业的规范与发展提供专业保障;对艺术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改革进行尝试探索。推动我国公共艺术的实践平台、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展示平台和发展导向平台的构建。中心主任王中,1963年1月生于北京,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城市设计学院院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动态艺术组织艺术委员。曾荣获中国环境艺术杰出贡献奖、新中国城市雕塑60年建设成就奖等国家级艺术奖项,参加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巴黎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展,美国中国当代雕塑与装置展等国内外重要展览。出版专著《公共艺术概论》、《奥运文化与公共艺术》等,并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
 
  针对这次展览主题,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北京央美公共艺术研究院及空间媒介艺术事务所一同提出“城际远望镜,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策展理念,发觉艺术生活化的精微之韵,聚焦现代人文化的生活之脉;感知生活艺术化的古朴之气,眺望国际都市化的艺术之泰;思索中华未来化的经典之魄,重塑公共艺术化的东方之概。
 
  这种“望远至艺,聚心于常,让一切当下的公共语境回归东方思维的自然之中。”的文化思维方式会带给当下城市重新看待自身发展的独特视角,而不是将所谓的“自然”简单引人。
分享与收藏:  艺术头条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七月DT模板
推荐图文
推荐艺术头条
最新文章

声明:本站展会信息均由会员发布,网站已尽严格审核义务,因办展过程的不可控性,部分展会可能会存在延期或取消举行的情况,请您参展前务必再次与组织方或展馆方核实,如私下参展遇纠纷,本平台不负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