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一幅由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于1906年创作的价值约2500万欧元的画作近日在法属科西嘉岛因涉嫌走私而被法国海关当局扣留。这幅被定义为西班牙国家文化资产的作品目前所有者为西班牙银行家杰米博廷,他一直尝试获取出口许可但未能如愿。业内人士分析称,由于国际一线名家名作价格居高不下,一直受到包括中国买家在内的众多“土豪”追捧,有的卖家自然着急出货。反观国内市场,整个现当代艺术板块缩量明显,有卖家甚至将2010年身价高达千万元的作品“腰斩割肉”,只有部分早期精品表现较为坚挺。
跌跌不休去泡沫
根据多位业内人士的市场判断,这是一个去泡沫化的阶段,市场正在向稳健经营、真实成交的行情发展。2015年春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现当代艺术板块成交惨淡,规模大幅缩减,呈同比下降趋势。
雅昌数据显示,本季度上拍量比2014年春减少1111件,为7939件;成交4250件,同比减少1876件,而成交总额比去年同期下滑44.17%,为27.49亿元。这和市场的整体容量缩小有密切的关系,本季度有32家拍卖公司未举办现当代艺术拍卖会,专场缩减84场。此外,现当代艺术整体成交率有所下降,成交率仅为58%,反映出市场调整期大资金锁定精品的同时,普通拍品需求减弱。
对比去年和今年拍卖数据,高低两端价位拍品数量比去年同期变化不大,中端价位拍品数量则缩减明显。其中,1000万以上高端价位的作品有38件,比去年同期仅减少了2件;500万至1000万价格区间作品共有59件,比2014年春拍减少37件,市场份额与2014年同期相差甚远,下滑42%;100万至500万元价格区间的作品有244件,同比减少96件,成交额下滑32%。由此看出,在高端标的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支撑市场购买力的中端拍品表现乏力。
前几年走出“疯牛”行情的中国当代艺术板块仍处于慢熊之中,动辄过亿元成交的盛况难以再现。行家吴先生表示,跟其他大门类相比,本来国内坚定追捧当代艺术的人就要少一些,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纯粹是因为当年看到赚钱效应贸然重仓杀入的,这些资金如今都成了“高位套牢盘”,虽然十分着急却等不来新的“援军”。
流拍、腰斩都不少
雅昌春拍数据显示,成交价在500万元以上的作品仅有26件,相比2014年春减少了36件。中国香港苏富比与当代艺术有关的20件作品中就有8件流拍,流拍率高达40%,其中不乏风靡一时的曾梵志、张晓刚、刘野、岳敏君、刘小东、叶永青和王沂东等人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毛旭辉的《92家长》在2010年曾在佳士得拍出1019万元,如今委托人却以587万元的“腰斩”价“割肉”。很明显,资金的偏好发生了转移。市场专家李苏桥认为:“关注西方大师与印象派的中国藏家很难对中国当代艺术再投入热情,所以客观上的确有几个大买家撤了。另外,新资金很难为老资金埋单,现在的市场面貌是在中国当代艺术板块,绝大部分新钱只为市场中新艺术品板块埋单。”
中国嘉德油画部总经理李艳锋认为:“当代艺术部分作品价格较低甚至不被认可,原因是他们的作品创作样式化、情感贫瘠化,作品面貌一直变化不大,创作题材已经与当下的生活环境产生距离。”
这同样也是写实油画所面临的现状,本季,写实油画延续上季盘整,百万以上的写实油画比去年减少了半数,仅成交45件,中国写实画派30指数下滑幅度大,同比下滑29%。
资金流向
老油画相对坚挺
既然偏好发生转换,那么资金去了哪儿?答案就是早期精品。前两年写实油画的高峰期已过去,早期油画则成了如今支撑现代单艺术板块的主力军,不仅相对抗跌,还有补涨表现。本季度,价位百万以上的拍品有342件,其中早期油画作品占据三分之一,2015年千万以上的拍品共有38件,早期油画起到了救场的作用,成交31件。
业内人士认为,赵无极、朱德群、常玉、吴冠中四位大师的精品依旧获得市场认可,作品成交额共8.56亿元,相当于现当代艺术板块总成交额的三分之一。其中,吴冠中的《红梅》拍出5393万元,《木槿》在北京保利以6900万元成交,成为本季现当代艺术板块最高价拍品。而之前不温不火但具有相当学术价值的名家作品表现也比较稳健,吴大羽、关良、王济远、陈荫罴、古元等早期大师的作品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吴大羽上涨60%,关良上涨149%,古元上涨29%。
此外,持续挖掘老油画的北京匡时、北京翰海等拍行推出多件古元作品,成交良好,本季古元作品上拍量有36件,比去年增加了一倍,成交额同比增长20倍之多,其中,北京翰海推出古元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水彩作品,此次150幅水彩作品作为一个标的,最终以1702万元成交。
吴先生表示,对于了解美术史的人来说,早年留学海外的一批老油画家接受了西方学院派的熏陶,无论是理论还是技法都相当过硬,潜心研究创作后,作品的风格有了一定变化,不断创新。对他们的作品价值认定不应只停留在历史文献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