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云展
图片集
1 / 5
吴地雅事——文氏一门书画特展
http://www.arthui.com/file/upload/201807/25/160914852746.jpg
文征明、祝枝山、董其昌《楷行书诗》折扇面
http://www.arthui.com/file/upload/201807/25/160914442746.jpg
陆治《桃花水凫图》立轴
http://www.arthui.com/file/upload/201807/25/160915702746.jpg
文征明《木泾幽居图》手卷局部
http://www.arthui.com/file/upload/201807/25/160915382746.jpg
文征明蕉石鸣琴图(局部)
http://www.arthui.com/file/upload/201807/25/160915292746.jpg
文徵明 草书卷(局部)
1
5
  • 2018/07/26—2018/10/26
  • 简介:文征明、祝枝山、董其昌《楷行书诗》折扇面

  展览名称:吴地雅事——文氏一门书画特展
  展览时间:2018/07/26~2018/10/26
  展览地点:[安徽]-安徽省合肥市怀宁路268号-(安徽博物院新馆)
  主办单位:安徽博物院无锡博物院
  参展艺术家:群展
  展出地点:安徽博物院新馆五楼
 
  江南吴地,自永嘉南渡以来,就一直是全国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圣地。元明二季,文人雅士多聚集于吴地,他们能诗文、擅书画、好收藏、精鉴赏、筑园圃、延宾客,品茗、玩古、唱和、雅集……这种生活在当时被称为“吴趣”。苏州、松江、常熟、太仓与无锡、常州等地为近邻,彼此声气相通、趣味相投、相习成风,吴地文人书画的风格趣尚一时成为艺坛主流。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徵仲,号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的艺术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沈周以后的吴地书画完全是文家天下,文徵明更是成为继沈周之后吴地艺坛的领袖。以文徵明为中心和起点,师友、弟子、文氏一门数代在书画界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文徵明与安徽、无锡都颇有渊源,东汉庐江郡舒(今安徽舒县人)的文翁,是明代文徵明家族的直系先祖。苏州文家与无锡华家亦有通家之谊,往来密切。安徽博物院和无锡博物院两院所藏书画中,文徵明本人作品以及文氏一门作品都十分丰富,其中不乏国家等级文物和精品佳作。两院联合办展,遴选出珍贵文物51件(套),多方面立体展示文氏一门的艺术风格和成就,在促进两院文化交流的同时,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书画艺术的强大魅力和悠久醇厚的吴地文化内涵。
 
  策展手记
 
在展览策划中,我们始终围绕一个核心理念——让观众在吴门独有的“吴趣”风雅氛围中,通过欣赏以文徵明为代表的文氏一门的书画作品,感受沈周之后的以文家为核心的吴门书画的影响力和强大魅力。根据策展理念,两条主线同时展开:内容上重点展示文氏一门的书画艺术特征,形式上侧面营造氛围,展示备受江南吴地文人雅士所推崇的“吴趣”生活状态。两条主线分别从作品本身和作家的生活两方面进行展示,既避免了普通书画展览的乏味性,又能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文人雅士唱酬交游的雅趣,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9405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10370号
© 中国艺术会展网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