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5-12—2017-06-10
- 简介:《春山云起》 何文中
图片集

1 / 4
“一画”六人同行作品联展
展览时间:2017-05-12-2017-06-10
开幕时间:2017-05-12 20:00
展览城市:广东-佛山
展览地点:弘艺馆
参展人员:何文中、黄浩贤、雷德洪、罗家成、莫闲、张建国
展览介绍
清代画家与绘画美学理论家石涛在他的著作《石涛画语录·一画章第一》,提出“一画”这个哲理名词。
一画,於哲学上的涵义上讲,可以代表阴阳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
“生生之谓易。”(2)
“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3)
一画、道、法、易都是指向宇宙规律,对宇宙规律的认识理解而建立一个知识体系,阴阳论的简称、代称。
一画,於美学上的涵义上讲,可以代表审美概念的一个元点。
“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4)
“夫画者,从于心者也”(5)
“未能深入其理,曲尽其态,终未得一画之洪规也。”(6)
认识理解宇宙规律是审美的起点、基点,尊循宇宙法式的艺术表现则为美,背弃则为丑。
一画,於绘画上的涵义上讲,可以代表一个艺术表现体系,这个体系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7)
“一画含万物於中。”(8)
一画的狭义则是笔墨。
“此一画收尽鸿蒙之外,即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惟听人之握取之耳。”(9)
“能圆能方,能直能曲,能上能下。左右均齐,凸凹突兀,断截横斜。”(10)
“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也,舍笔墨其何以形之哉?”(11)
我们来自水乡顺德,我们将会从自我家园的笔墨出发,将艺术视野提升。
清时期的岭南文明独具特色,不要把这种特色只当作是中国传统文明发展的最后阶段,换一个角度来看,应该是中国现代文明发展的第一阶段,西洋文明已深入到南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之中。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她的文明是我们的慧根。(12)
“笔墨当随时代”(13),中国“笔墨”的艺术表现力与美学内涵,从几千年的传统技法、古典美学,到这一二百年间受西方艺术所影响而至产生很大的波折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笔墨”自如进入五四文化运动后所推崇的写实技法、意大利文化复兴美学,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到现代抽象技法、抽象美学,到现代多媒体美学,“笔墨”都能唯你所需、受你所用,从而更为充实深刻。可见“笔墨”有着怎样的可塑性与生命力。
深沉的笔墨共性,对比之是灵动的个性。我们六人思想整体于“一画”哲理,内在风格却各自分扬,之间关系恰似天文学上的哈勃定律。雄浑凌厉有之,奇逸潇洒有之,清俊典雅有之,酣歌醉舞有之,雍容宽厚有之,玉树临风有之,秀丽斑斓有之。彼此意气相得,生机盎然。
这是我们六人同行的第一次展览,向社会亮相我们的艺术面貌,往后艺术实践的磨合,我们会更加成熟自信。
我们以激情与智慧,承传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以现代科学理论,梳理易学,结合现代艺术美学理论,诠释“六法”、《画语录》,借“笔墨”与世界人类各文明、大千宇宙对话。
“一笔一墨之风流也。”(14)
“一画”之上行走六人之理想,承托美好底祝愿,向往大爱的境界。我们朝气蓬勃,迎着太阳,鹏举万里。我们英姿飒爽,飞渡银汉,龙兴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