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江山秋色》等再续古代书墨风采
2017-11-03 09:51  1185        点击分享(98)
  北京故宫博物院推出“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9月开幕后,一直是文化界的热门话题,而对于中国青绿山水画的梳理更是展览的价值所在。
 
  10月末,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与其他8件宋元时期展品在展览结束后即一起收库。
 
汇拍艺术网
 
  而从昨日开始,第二期的宋代赵伯驹《江山秋色图》等难得一见的珍品现身。同时还有武英殿举办的“赵孟?书画特展”将持续至12月5日。
 
宋代 赵伯驹《江山秋色图》
  宋代赵伯驹《江山秋色图》
 
  北宋后期青绿重彩山水画复兴,流传至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两件,一件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另一件就是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
 
  作为《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下半程的主角,宋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素有《千里江山图》姊妹篇的美誉。这幅作品纵55.6厘米、横323.2厘米,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朱标题跋,乾隆、宣统印玺等均在其上。
 
《江山秋色图》
  局部
 
  《江山秋色图》绢本上,青绿着色,重山复岭绵延,江河港湾水色?暄??扔蟹善俑咝??灿忻魅?苛鳎?破?籼凇I郊洌?运纱浒兀?枇?拗瘢?交ɡ寐?阕海?慌?ldquo;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佳境。随着山势和地形变化,僧寺、道观、楼台、殿阁、村舍、舟、车、桥错落有致。细看,还能看到有人张网捕鱼,有人溪边歇息,有人凭栏远眺。
 
  该画变隋唐时代青绿山水古朴、浓重的作风,转为清丽、明秀风格,媚而又骨,反映出青绿山水画由唐到宋的一大发展变化。与《千里江山图》相比,这幅长卷的笔墨功夫更显成熟老练。
 
  除这幅国宝级画作,还有部分重量级作品登临午门展厅,南宋《宫苑图卷》、元《东山丝竹图》等为初次亮相。
 
赵孟?自画像\\\\\
  赵孟?自画像
 
  同时,故宫武英殿正在举办的《赵孟?书画特展》也将部分元代及更早期的作品进行了替换,米芾、鲜于枢等大家作品悉数亮相。
 
《红衣罗汉图》卷
  《红衣罗汉图》卷
 
  纸本,设色
 
  纵26厘米,横5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秋郊饮马图》卷
  《秋郊饮马图》卷
 
  绢本,设色
 
  纵23.6厘米,横59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行书《洛神赋》卷(局部)
  行书《洛神赋》卷(局部)
 
  纸本,行书
 
  纵29厘米,横220.9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展览依次分作“溯本清源——赵孟?的艺术渊源”、“书画交辉——赵孟?的艺术成就”、“松雪遗韵——赵孟?的艺术影响”、“云泥有别——赵孟?书画辨伪”四部分。
 
  与赵孟?作品同时展出的,还有黄公望《丹崖玉树图轴》、吴镇《渔夫图轴》、倪瓒《古木幽篁图轴》等,这些作品都受到赵孟?风格影响。
 
  展览将至12月14日。
 
  内容排版由汇拍艺术网编撰整理,部分摘自网络
 
汇拍艺术网
  只需三二一?让艺术常伴身边
 
  按三秒,识别二维码,加一下关注
 
  机构合作、广告刊登、项目合作请联系
 
  huipai@126.com
 
  联系电话:18910792091
 
 
发表评论
0评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9405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10370号
© 中国艺术会展网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