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坏画来袭 新表现主义引发社会思考
2017-01-04 11:22  1670        点击分享(139)
   “坏画”(badpainting),在艺术史上成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其源头来自于1978年MarciaTucker在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策划的同名展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坏画绝非优美的艺术作品,“它表示更专注于差异性风格,是对所谓‘好画’的嘲讽,它表现为变形扭曲的图像、混搭艺术与非艺术的风格,以及荒诞不羁的内容。”坏画也表示一种无视或者拒斥传统艺术,反抗既有的艺术制度,使用畸变与失真的方式,清理通往本质的道路。“坏”画的主题以具象为主,它类属一种方法而非艺术运动,为80年代非抽象绘画的复兴铺垫了道路。
 
  这些恰恰都是“坏画”作为反抗传统艺术的工具,也是它所要表达的载体。
 
  倒置不是为了让大家有赏心悦目的感受,而是在这片狂悖之后去发现“坏画”背后对艺术敏锐的理解和新的探索。
 
  随着抽象主义的日渐僵化,松散性便趁着象征性图像制作的复兴而强势归来。
 
  作为一种风格,它伴随的是一种怪异的机智,这种机智同不受约束的画笔交相呼应。
 
  坏画作为身体的显现,涂鸦、符号、形象无规则地组合在一起,一切都在无意识中完成,对规则的蔑视,与社会的背离,对压力的反抗,都透过无意识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或许就是坏画的真正意义。

发表评论
0评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9405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10370号
© 中国艺术会展网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