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在象屿保税物流区,一场有着特殊意义的拍卖“悄然”举行,进口艺术品保税拍卖的全国“第一槌”在这里敲响。
保税拍卖是指在没有完税的情况下,艺术品放在保税区,境外买家拍得拍品后不用交税,境内买家拍下后如需要取走则按规定缴纳税款,若不取走保税区可以暂为保管也不需要缴税。
355件来自欧洲的纯正西洋古董艺术品,等待自己的“新主人”。历时近4个小时,中国首届西洋艺术品保税拍卖会顺利结束。现场60多位竞买人,以及通过委托、在线等方式的竞买人,共同参加了竞拍,他们中,有厦门、泉州、福州、漳州等省内的藏家,也有北京、山东等其他省市和海外地区的藏家。
最终,拍卖成交率达23%,总成交金额975.1425万元人民币。记者注意到,那些兼具鉴赏和实用、价格较低的拍品,颇受竞买人青睐,纷纷举牌,争夺激烈。本场拍卖中,最高价的拍品,是一件由法国设计师弗朗索瓦·林科设计的路易十六风格珍罕鎏金铜腿等檀面圆桌一对,价格200万元,买主来自北京,一位姓步的先生,专程来厦参与竞拍。
对于这样的“战果”,主办者之一的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甘学军说,“在预料之中”。他告诉记者,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藏家开始关注西洋古董艺术品收藏,但大家对其收藏价值的认知还不是太清晰,市场前景的判断依据也较为模糊,因此仍处于观望。
甘学军表示,这场“保税拍卖”,是成功的尝试。他们将让这种形式实现常态化,把更多国外艺术品或海外回流艺术品介绍给中国的藏家,填补这一古董艺术品门类需求上的缺失。同时,通过这样的平台,有助于厦门建成一个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使厦门文化产业走向高端化、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