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云展
图片集
1 / 4
“云中行”刘春冰作品展-北京站
http://www.arthui.com/file/upload/201702/09/141713302746.png
《云中行系列之二十》 刘春冰 80x60cm 2014年 布面油画
http://www.arthui.com/file/upload/201702/09/141721542746.png
《云中行系列之二十二》 刘春冰 80x60cm 2014年 布面油画
http://www.arthui.com/file/upload/201702/09/141729682746.png
《云中行系列之二十三》 刘春冰 130x97cm 2014年 布面油画
http://www.arthui.com/file/upload/201702/09/141738882746.png
《云中行系列之六十二》 刘春冰 150x180cm 2015年 布面油画
1
4
  • 2017-02-13—
  • 简介:《云中行系列之二十》 刘春冰 80x60cm 2014年 布面油画

   展览城市:北京-北京
 
  展览地点:北京81美术馆
 
  策展人:张展、朱利亚诺·马德利卡迪(意大利)
 
  主办单位: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湖北美术学院
 
  参展人员:刘春冰
 
  展览备注:支持:81美术馆
 
  展览介绍
 
  仿佛昨夜做了一个梦,今天又开始写《云中行作品集》自序了。《暧昧系列》的创作已过去若干年,却并没有咫尺千里的感觉。从2008年开始至今的云中行系列创作,这次有机会出版画册亦是一个对自己的小结。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我对《笔法记》的研究,从研究生时期到现在一直没有中断过,古代画论里的瑰宝是创作的不竭之源。唐末五代天下大乱,荆浩的《笔法记》就诞生在这样一个时代,他是唐朝后期山水画发展的总结者和完成者,对后世影响很大。我的《云中行》系列作品中的连结工具就是借唐宋的山水画符号,把现实与梦境有机的结合,形成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在理论上,荆浩第一次集中深入的研究了山水画,提出了最为系统的,并且有深度的山水画理论,主要解决了用笔与墨的关系,他隐居太行山中,依据对自然的观察作画,真正实践了张?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中国的艺术与西方不同,它表现的是天地万物的和谐之美以及“心”的精神、情感、意趣、风采的表现,两者相互依存、统一。而西方绘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否定了塞尚、马蒂斯提出的“美的和谐”,大战带来的巨痛诞生了达达派,并宣称要和传统绘画决裂,反对模仿自然,更注重表现个体的主观意愿。之后出现了“超现实主义”绘画,它以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下意识”理论为依据,在艺术上主张“纯粹的、精神的自动主义”,把个人的信仰去超越现实的联想和梦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西班牙画家达利。这一批画家创作了很多人的梦境之中的奇异的混乱现象的作品,他们还不满足于“他们的所见”,而是去表现一些看不见的和眼睛后面的东西。
 
  我的《云中行》系列作品受达利在构图上的影响,而去表现的物象与他们不同,我注重的是我们这个改革开放之后的火热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发展之快,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座一百层楼的建筑物,一百层楼有一百种形态共存,有善的美的,也有丑的恶的,艺术家想要去表达,也需要找到一种艺术形式,实际上我想去用梦境,来折射现实生活或者去象征某种看到的现象,去表达一种真、善、美的态度,就像荆浩在《笔法论》里提出的两对关系即“华”与“实”、“似”与“真”的关系。他认为“似”不同于“真”,他说“真”要“气质俱盛”,即画出对象的生命感,而不仅形质相似。“华”指外表、人工制作的美观;“实”指能够真实地画出自然生命。故要求真求实,这源自于庄子的思想,中国的艺术最高境界是“艺”与“道”的一致性,而这个“道”也是自然之道,在艺术上推崇天然之美,它不同与西方强调逻辑的分析和“先验范畴”。中西美术史观的差异性决定了我的《云中行》作品的东方精神。图式和色彩西化,不能掩盖骨子里面的中国画笔墨传统,中国画线的连接,代表的是一种文人画的精神品味。而画面所谓的“气韵生动”指的是绘画表现出来的动人的生命感、悠远的意趣和深邃的境界,它要求画家要有广泛的文化素养、高洁的人品和深入的生活体验。
 
  《云中行》的创作也是从一个面去观察社会,不同于《暧昧》系列从社会生活的一个点出发。画面中的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都市女郎与工业化产品(汽车、飞机)、拟人化的古典山水与大自然,这几对矛盾的冲突构成了《云中行》的缤纷画面,看似当代的作品,内核却是传统笔墨的延续。林风眠先生说过,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亦暗合了石涛曾讲过的“笔墨当随时代”,我在创作中也始终提醒自己,把握时代精神。
 
  另一位对《云中行》创作有影响力的画家是明末清初的中国画大写意的一代宗师八大山人,他的画造型夸张奇特,并运用象征手法,表现鱼眼、鸟眼,把自然拟人化来抒写心意、抒写文人情怀。中国画是一种平面绘画,与西画不同,但同样注意体积关系和黑白灰的关系。宋代李唐的《万壑松风图》、清代龚贤的《山水长卷》,画面充满空气感。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一是层层积墨,二是酣畅淋漓的泼墨,这是我们的法宝,西方艺术家望尘莫及。在《云中行》得创作过程中,我常常有种穿越的快感,画面中的很多块面可以分解,又能重新组合,其乐无穷。其中有一幅作品《浅紫色的跳跃》代表都市女孩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向往美的幸福的人生和乐观的精神、充满对生活的挚爱。
 
  古代中国文学,特别是“诗”的地位很高,《诗经》里的名句就是一种生活的场景,所以在艺术门类里排第一;第二是“乐”,包含声乐、器乐和舞蹈;第三是“书法、绘画、雕塑、建筑和园林”,所以中国的绘画史地位很重要,特别是元代四家的文人画,集诗书画印为一体,形成绘画史上文人画的高峰,元四家之一的倪云林曾说“据于儒、依于道、逃于禅”表达一种“出世”和“入世”的思想。在《云中行》的创作中我也借诗抒怀,客观上对画面的展开是有积极意义的。
 
  某天的清晨,在睡眼朦胧的状态中,乘着诗性写下了几行诗句,也算是《云中行》延伸吧:
 
  人生是什么呢?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绵长悠远。不同的人和事,如电影胶片,藏在寂静的时间和空间里面。像书架上的线装书,偶尔翻阅一下。但记忆已存在
 
  已不能改变。想遗忘是仵困难的选?,倘若真的忘却,那是幸福的彼岸。岁月如织装在旅行的箱子内,哪一天心绪来潮打开她,那可是纷纷的滋味。一些尴尬的人和事,一闪一闪飘浮着。一些诱惑的情感,一幕一幕漂移着。在内心深处莞??恍Γ?瓜牖氐酱忧澳乔啻海?遣唤鍪悄炅涞姆?牛?蛭?啻河涝对谖业难?豪铩U湎У毕碌拿恳幻肷?畎桑?デ捉?松????桓錾钋榈挠滴前桑?灰?蛊?墓摹H松?且桓雎只兀?映錾?较?鲈俚侥?汀D?褪鞘裁矗??且恢植簧?凰赖淖刺?谟钪嬷写嬖凇5蹦愕淖髌饭以谥诙嗍詹卣叩目吞?锏氖焙颍?蚴且恢钟篮阍谀谛纳畲η韵玻?路稹蛾用痢坊颉对浦行小返淖髌妨粼诹嗣朗跏防铮?馐俏业淖畲蠊??K?缘蹦阏驹谝蛔?呱缴细??松??姓庋?木辰缁褂惺裁蠢?咽切枰?г鼓兀糠鹪凇痘?暇?防锼档脑参?无碍,一种包容的惰怀,若是真的遇到悲伤,把目光投向世界,去为社会做点小事尽点小责,释怀了,像风一样伴着彩云舞蹈。人生需要去静观也需要玄解,中国的儒家讲仁爱,道家说天人合一谈慈?郏?屎痛仁且环?览龅幕?恚?侵泄?硕赖降娜松?缇啊8行豢鬃雍屠献恿轿辉度サ睦鲜Γ?梦颐翘逖槿松?南肝⒂胱伦场W蛞狗缬昀做??籼ㄉ系幕ǘ?谰裳だ茫?宄啃牙葱醇感惺?洌?煌挛?旄芯跽娴暮谩R椅茨晡逶率?迦粘筷赜昊乖诼渥攀?橐嘟?有??麓蔚比淮笞匀缓艋降氖焙颍?傩鹗?狻T偌?耸??湃税咽?旁谖幕?氖孜唬?质嵌?唬?榛??弧3?饲??氖??仿??湫拊顿馕峤?舷露?笏鳌?/div>
 
  诗意的创作对艺术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蕴含着对人生的感悟,以画传情,才能打动观者。
 
  从《暧昧》到《云中行》的创作历经十七载,忙碌并快乐着。从《暧昧》里的一些形式语言符号自然过渡到《云中行》里面,下一个创作计划也已经开启,《座位》的创作将是一个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反映我们这座城市的生活、城里的人和事,想必是件有意义的创作。
 
  中国历代画论无论是人物、山水、花鸟都贯穿一个精神,那就是画家不要以“形似”为能事,而要去表现出生命中更为本质的东西。古代画家认为绘雪要“绘其清”;绘月要“绘其明”;绘花要“绘其馨”;绘泉要“绘其声”’绘人要“绘其情”,力求表现出事物的本质,这亦是中国画十分深远而持久的现实主义精神,在艺术实践中要不断追求进取的精神。
 
  最后,感谢湖北美术出版社各位同仁帮助,感谢家人和朋友为此画册付出的努力,在今后的创作中有你的相伴是我不断创作的动力。
 
  2016.6.17
 
  刘春冰于东湖畔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9405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10370号
© 中国艺术会展网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