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云展
图片集
1 / 4
“凝碧积锦”郑百重中国画展-香港站
http://www.arthui.com/file/upload/201701/05/115150482746.png
《春长留》 郑百重 137×69cm 2016年 纸本设色
http://www.arthui.com/file/upload/201701/05/115156792746.png
《山上飞泉万?灾椤 郑百重 90.5×50.5cm 2016年 纸本设色
http://www.arthui.com/file/upload/201701/05/115207382746.png
《山舞银蛇原驰骋蜡像》 郑百重 109.8×69cm 2016年 纸本设色
http://www.arthui.com/file/upload/201701/05/115216772746.png
《濠梁秋水》 郑百重 61.5×125cm 2016年 纸本设色
1
4
  • 简介:《春长留》 郑百重 137×69cm 2016年 纸本设色

   展览时间:2017-01-06-2017-01-18
 
  开幕时间:2017-01-0617:00
 
  展览城市:香港-香港
 
  展览地点:长江集团中心
 
  参展人员:郑百重
 
  展览介绍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荣宝斋(香港)有限公司分店推出的新年首展“凝碧积锦——郑百重中国画展”将于2017年1月6日下午5时在荣宝斋香港分店隆重开幕!欢迎广大艺术爱好者莅临参观指导。
 
  本次展览共展出郑百重逾60幅精心创作的青绿山水,包括条屏、扇面、斗方等,形制各异,琳琅满目,充分展现了郑百重老师的艺术高度。同时,更有精美的画册《凝碧积锦——郑百重中国画展》将与观众见面。江山秀丽瑞气增,愿郑百重老师笔下的锦绣山河为香港艺术界带来一份新年的吉庆与祥瑞。
 
  名家点评
 
  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
 
  冯远
 
  “在北京的各种高大建设的殿堂里,和各种各样的小型展览中间,都能看到那个鲜明的面目,以青绿山水重彩为主要代表的一个绘画的视觉形象,那就是郑百重。这些年来可以说是越画越好,而且他的花样百出。在我看来,百重先生的作品有这么几个特点,我把它归纳一下,一个是师法造化,直抒胸臆。
 
  第二个我觉得他的艺术有这样的特点,就是说笔墨基本功扎实,而具有画面艺术创作的雄秀风格,我们看到他的作品,无论是画人物,画一山一石,画树,而且画各种各样的房舍,实际上百重是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些传统我们都可以在宋元山水里头找到,尤其是最早的北宋的山水画中间,能够看到他一路走来的师承。
 
  第三个我觉得他是用多变的技术手法来表达他心中的画面的那种庙堂气息。百重先生还会不断的研究青绿山水如何在这种巨大的空间中营造画面结构,怎么用好这个颜色。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那种辽远的,古代文人画重视的、这种空阔、简单、和苍茫,我觉得是可以用今天厚重,鲜丽的色彩来代替,这就是庙堂气息。”
 
  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范迪安
 
  “他从80年代开始就有志于在青绿山水上下功夫,后来也一直把这个课题作为自己的学术研究的创作的课题,几十年如一日这样坚持下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种自学的信念和自学的精神。另一方面百重先生,穿越文化边境到西方去,特别是到美国去,访学交流的,所以他既带着对中国画传统的体认,同时也很积极的借鉴吸收了西方现代以来,艺术的许多特长,因此他在青绿山水的研究和创作上,就更有今天的这个时代文化条件下的某种中西融合的这样一种样式,但是归根到底,他是坚持中国画的主体的,坚持中国的青绿山水的这个源头以及重要的经典的支援,所以他的作品,能够看到具有多种的艺术修养,也包括他生活的经历,我想我们今天都在不断的思考,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推动中国画艺术的新的发展。”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省画院院长
 
  许钦松
 
  “就说青绿山水在目前的国画界,已经越来越少人去弄他了,因为我们一讲笔墨,就以为是放开来画,而恰恰青绿山水要达到厚重当中那种精妙,而且还要多次的渲染,这个颜色大家都知道,如果你多次渲染,他会出现脏跟腻,在多层的渲染当中,依然显现出明丽的,色彩的魅力这是何等的难,这个郑百重先生做到了。还有一个我们大家都知道,他在美国呆了那么多年,把他对西洋画色彩的了解,以及他看过的西洋画的这种颜色的进入,使他的青绿山水和古人的青绿山水有着截然不同面貌。特别我们看到他题材里头很多草地,山坡,那些东西我们古人里头很少出现,在色彩的应用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他把西洋画当中色彩叠加前后之间的变化,把底下的颜色表达一定的厚重,再加上非常轻的渲染,让它显现出来,这就是他的妙处。”
 
  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卢禹舜
 
  “他的作品,是坚守了中华民族的一份审美理想。他尊重传统,对传统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把握,特别是宋元的东西,青绿既作为一种技法,同时也有一种精神上那样一种继承,从历史上一直延续下来,无论是技术层面的研究,无论是精神层面的把握,百重先生,都做到了这个非常高的这样的一个层面。同时我觉得他热爱生活,非常重在对自然,对万物对现实的那样一份体验,那么在这个体验过程当中,每一件作品都深深的烙有时代的精神印记。我们看他的作品是青绿,是时代,是我们这一代人通过他的作品,能够达到我们审美的那样一个境界。同时呢,我觉得他的作品具有个性特征,辨识能力非常强,如果说当代,我们提到青绿,郑百重先生,如果说在众多的青绿山水画家的作品中,我们第一眼就能够辨识出是百重先生的山水,这作为一个艺术家,可能是更难的。他的这种生活时代个性和对传统的那样一份继承、创造和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9405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10370号
© 中国艺术会展网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