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云展
图片集
1 / 4
“映像苍凉”张辉个展
http://www.arthui.com/file/upload/201612/29/114128732746.png
《甘肃省秦安县莲花镇冯沟村》 张辉 尺寸可变 2016年2月 摄影
http://www.arthui.com/file/upload/201612/29/114135992746.png
《陕西省户县大王镇》 张辉 尺寸可变 2015年3月 摄影
http://www.arthui.com/file/upload/201612/29/114142382746.png
《陕西省户县大王镇凿齿村》 张辉 尺寸可变 2015年3月 摄影
http://www.arthui.com/file/upload/201612/29/114150202746.png
《陕西省蓝田县肖家坡》 张辉 尺寸可变 2015年2月 摄影
1
4
  • 2016-12-08—2016-12-09
  • 简介:《甘肃省秦安县莲花镇冯沟村》 张辉 尺寸可变 2016年2月 摄影

   展览时间:2017-01-01-2017-01-22
 
  开幕时间:2017-01-01 14:00
 
  展览城市:陕西-西安
 
  展览地点:新华书店 曲江书城 1F文化空间
 
  策展人:舒阳
 
  学术主持:鲍昆
 
  主办单位: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新华书店 曲江书城
 
  展览备注:展览策划:张莹
 
  展览介绍
 
  文/鲍昆
 
  从古埃及到古波斯,再到古代中国,权力者的陵墓都是形制巨大的恢弘建筑群,因为对这些社会的统治者来说,陵墓不但是他们往生的殿堂,而且是他们拥有权力的再升华,是他们权力的最后确认,更是他们后代继续威权的保障。埃及的法老和中国的皇帝,都在他们接获权力那一刻,就开始掘土开山,为自己的后世准备居所了。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这是一件高耗工的工程,往往需要倾全国之力才能进行。每一座陵墓的建造都集合了治界之内最好的工匠和无数的壮劳动力,要施工很多年。建造陵墓的工程,除土木材料之外,更为关键的是技术。这些技术包括设计、构造、施工、艺术装饰等等。技术和艺术成就了这些暴君们的想望,却也因此在这些集举国之力的人、财、物共同创造的过程中,以一种残暴的方式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
 
  这样说是因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芸芸草民的生命只是风尘,而集他们生命血汗精华建造的帝王陵墓却坚如磐石,可以经受风雨经年。于是这些象征着权力的古代建筑遗迹成了后世人们寻迹考古,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文本”。
 
  中国古代自进入农耕文明时代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获得爆发性的发展,物质生产水平也获得大幅度的提升,封建统治者们的陵寝开始规模性地出现形制。从早期的木椁封土,到中期的砖石地宫,到后期的陵园建筑,帝王们的陵墓既反映了他们威权的膨胀史,更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政治关系的历史脉络。纵观各地的陵墓遗迹,我们更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史上各个皇朝的面目。
 
  影像艺术家张辉拍摄的唐陵,正是被中国史学家们认为是古代中国最为辉煌强盛的皇朝的陵寝群,也是被人们俗称的唐十八陵。这些陵墓呈扇形环绕在西安北面的塬上,大都依山为陵,东西绵延100余公里,跨越陕西省中部的乾县、礼泉、泾阳、三原、蒲城、富平6个县,几乎与东西向的渭河在北面成平行线,气势雄伟磅礴。
 
  唐陵在中国帝王陵墓史上是辉煌的篇章,强烈地反映了唐代时期国家的强大和文化的繁荣。承载这些丰富的历史信息除了深埋于地下的墓室建筑及器物,还主要呈现在唐陵地上的系列石雕群上。那么张辉的“影像唐陵”,也主要集中在这部分上。
 
  唐陵石雕是一个庞大的石雕造像群,是一个宝贵的艺术珍品库。初唐时期的献陵和昭陵石雕,主要的形象是石虎,有强烈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格,粗粝、狂放,有刚定天下,睥睨一切的气势。而盛唐乾陵之后,虎易为狮,还增加华表、翼兽、驼鸟、马、翁仲、西域蕃酋像等石雕,顺神道次序排列。这些石雕雕刻精湛,造型生动,气魄雄浑,十足地表现了盛唐时期帝国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关系。
 
  张辉在面对这些充满了历史意涵的石雕群时,显然必须调动自己的感知能力来捕捉它们内在的魂魄,并在影像中显影出一千多年前那段恢弘强悍的岁月感。这无疑是一个挑战。好在张辉就是生长在那块土地上的人,就像许多陕西的知识分子一样,他们对那块土地上自秦以来的历史了然于胸,念兹在兹。张辉用自己掌握的影像技术来对这些经过了一千多年风雨打磨过的石雕进行感受和诠释。
 
  张辉首先用摄影最为重要手段——光线,对这些充满表情的石雕进行“雕塑”。石雕们都在荒野环中,在日常的阳光环境中,强大的日光,让一切都平庸化了。张辉对抗阳光的手段是用高指数的大功率闪光灯来制造非日常的效果,以求制造一个超越现实的时空效果。张辉有时用逆向的强光来照射雕像,结果光线方向的冲突产生了奇幻的舞台戏剧效果,而这种舞台式的效果,反而让影像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即历史的戏剧性。这是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结果,可以将阅读影像的观者导入到深一层的解读。大功率的光线还在光比上造成原来明亮的天空呈现昏暗的效果,这也是一种高明的处理手段,既突出了雕像在视觉上的冲击感,更用昏暗暗喻了历史的吊诡无常。张辉在构图上也非常懂得对象与背景的视觉力学隐喻关系。在对一些石雕与环境、天空的比例关系处理上,他突出了天空,用大比例的天空和空中的云雾、太阳来反衬石雕们的弱小。这种空寂化的处理,正是在表达:时光荏苒,白云苍狗;岁月匆匆,白驹过隙。在永恒前行的时光中,王侯将相终归只是个故事。
 
  为了加强对于历史的视觉咏叹,张辉借用了早期摄影工艺的蓝晒和蛋白印相技术来渲染这一意向。蓝晒和蛋白印相的斑驳感和略带晦暗的色调,都强化了他需要达到的艺术效果。
 
  古老的唐陵,静静地在关中苍凉的大地上安卧了一千三百余年(自公元635年李渊的献陵始)。自唐灭亡之后,中国的历史风流水转,唐皇帝们的陵寝很长时间被人遗忘。但生活在这些古迹周边的陕人,则并未忘记那个叫大唐的辉煌。因为那是他们坚强地站在这块土地上的理由和自信。
 
  艺术家张辉就是陕人,所以他用影像的唐陵来言说这种自信。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9405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10370号
© 中国艺术会展网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