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云展
图片集
1 / 4
“漂浮的世界”他们个展
http://www.arthui.com/file/upload/201612/29/112312862746.png
《金陵十二钗》 他们 直径120cm 2009年 布面油画
http://www.arthui.com/file/upload/201612/29/112321652746.png
《金陵十二钗》 他们 直径120cm 2009年 布面油画
http://www.arthui.com/file/upload/201612/29/112339242746.png
《女孩与名画》 他们 90x140cm 2016年 布面油画
http://www.arthui.com/file/upload/201612/29/112350282746.png
《漂浮》 他们 100x250cm 布面油画
1
4
  • 简介:《金陵十二钗》 他们 直径120cm 2009年 布面油画

   展览时间:2016-12-31-2017-01-31
 
  开幕时间:2016-12-31 15:00-18:00
 
  展览城市:北京-北京
 
  展览地点:杨国际艺术中心
 
  策展人:颜志雄
 
  学术主持:邓彬彬
 
  参展人员:他们They(赖圣予杨晓钢)
 
  展览介绍
 
  “他们”最新系列作品营造了一个真实而又诗意的幻境,那种近在眼前又遥不可及的世界,忧伤、失落总是难以避免的,我们想要抓住有可能带来一切和安全感、归属感、历史感、信仰相关的物件,然而一切都是徒劳。所以我们看到杰作在漂浮、品牌在漂浮、人在漂浮,就像我们看到人潮褪去后的海滨浴场里那些被制造、消费然后被抛弃的商品。“他们”作品呈现了都市人的一种普遍状态,每天耗尽所能试图与变幻莫测的世界同步,来维持一个现代人的体面,同时不断在挣扎渴望回归内心向往的宁静,田园诗意,殊不知悄然以至的迟暮让人唏嘘不已,我们像万有引力一样被社会庞大的商业机制吸附,被不断开发的欲望逼迫的身不由己……
 
  “他们”的作品一直以来紧扣消费文化下伴随而至的精神不适感,通过荒诞戏谑的多重景观并置试图呈现年轻人的困顿和迷茫,这几乎是“他们”这一代人所共同遭遇的精神困境,在计划生育、改革开放、全球化、城市化、互联网等等社会巨变的刺激下,根植于过往的价值体系于新世界无以为继,人被自造物所奴役而浑然不知,“同一间房子”系列里窗外强势的商业文明与房间内年轻人的焦虑不安形成一幅幅当代浮世绘。
 
  “失落的天堂”系列异化过的巨幅都市情景敞开展现着“你我”毫不遮掩的赤裸欲望,这种极致的鸿篇巨制考验着艺术家敏锐的嗅觉、语言组织与表现能力,还有艺术家对这个时代的使命感,否则从体能上也难以支撑起每件作品精雕细琢几十平方米的工作强度。
 
  “漂浮的世界”里那些代表着信仰的艺术品牌与商业品牌符号都离开了它原有位置,在废墟中散落、在水面上漂浮,那些目标体的飘忽不定实质上和漫无目的的生活没有什么两样,艺术家本身也对于短时间内的物质高度发达所带来的信仰缺失持悲观的态度,在这个疯狂无序的时代,任意的感觉都逃离不了反向的二元悖论同时存在,我们看到了一幅幅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和市值万亿的商业巨头,但也同时看到了在水中荡漾的信仰。
 
  由赖圣予和杨晓钢所组成的“他们”小组,坚持十几年的平台化创作方式,稳定程度超出了这个时代大部分婚姻和公司的寿命,某种意义上也是“他们”身上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抛开“他们”所构建的消费文明下的视觉景观,从绘画语言和视觉生成方式的角度而言,“他们”的作品为中国当代绘画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是在同一个画面里面构建了多个视角来描绘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他们”的“双主体主义”是用多个主观意识去支配同一个画面,让画面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内在的对话结构,并加剧内容上的冲突和戏剧性,这种颠覆以往的绘画方式让“他们”的作品始终带有某种独特的情绪因子,就像一面透视镜照见了观者的多重心境,“我”不只是“我”。
 
  ——邓彬彬
 
  神山为证孤海为镜,在每一个充满仪式感的日子里穿过尘埃透过雾霾。我的心里依然繁星满天。时光荏苒命运起伏,在欲望都市里?转的人忽而星云忽而马云,失落的天堂沼泽的世界。江山美人每一句诺言都存活在危险的边缘,他们她们白日焰火梦里花开。天真的人虚拟着虔诚的热爱,一厢情愿的写着告白的诗画,一念起如莲盛开…一念灭无边暗夜…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9405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10370号
© 中国艺术会展网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