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艺术公益:谁为毕业生的作品买单
2012-07-17 11:23  231        点击分享(19)

天使投资是风险投资的一种,一旦成功了,会带给投资者以巨额的利润。相对于实体的投资,在艺术创作中,讲到天使投资,更需要的是投资者们超高的艺术修养,且具有蛰伏的资本力量。对于被投资者——年轻艺术家来讲,这段过程可以说是痛苦的,从解决温饱到艺术创作,这条路在毕业初期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出现了温饱和艺术追求的矛盾时,年轻的毕业生们,你们是选择坚持还是投降于现实呢?坚持创作,谁来为你们的温饱和作品买单呢?



中央美术学院201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览现场


  毕业啦!谁来买我的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的研究生小张毕业了,壁画这个专业本来女生学习的就少,尤其是这种佛教题材的壁画创作,经过四年的本科加上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终于临近毕业了,她想留在北京发展,但是,刚毕业的她没有画廊愿意签约,也没有能像幸运的同学那样接到一笔大单,起码可以不用为下一个月的温饱忧愁,小张很懊恼,只能放弃了专业,在798的一家画廊做了前台接待的工作,闲暇时,再去考前班代课解决基础的温饱问题。这其实也是印证了伍劲的话:一个艺术家在他25岁左右,大都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仅仅是小张有这种情况,就连就业状况相对还不错的油画专业来讲,这些未来的艺术家们在刚毕业之际也会发愁未来的路在哪里?相对于创作来讲,创作反而成了一件并不是太有局限的工作,反倒是出售让人不知该怎么办。这种情况对于在地方院校毕业的学生而言,情况更为尖锐,毕业之后,城市的落差让艺术家们连创作都不能顺利进行,纷纷涌入到条件较好的北京和上海等艺术氛围较为浓厚的城市。


  但是记者调查北京地区生源的美术专业的毕业生显示,在北京虽然“成名”的机会多,但是其实,生活的高成本,很难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艺术创作中来。当记者问受访者,你希望自己能被北京的哪家画廊签约代理时,他略略思考一下说,星空间和北京公社。诚然,星空间和北京公社在做刚走出校门的艺术家代理时,有较为突出的优势,就毕业生而言,能够在刚毕业时,就签约到这两家画廊,是再好不过的了,能和画廊同步成长,并在画廊的支持下,专心的完成自己的创作,不用去担心展览和宣传以及上拍的事情时,这对于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而言,就是莫大的荣耀了。



金?的雕塑作品


  少数优秀团体的幸运:被画廊主们青睐,签约画廊安心创作


  星空间和北京公社作为在代理年轻艺术家相对比较成功的画廊,是多数毕业生继续走创作之路的保障,但是谁能像金?那样幸运呢?


  金?是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雕塑系,毕业之际,她的毕业作品创作获得了中央美术学院优秀毕业生作品展,2007年毕业时,就参加了7个有足够分量的展览,毕业作品被房方青睐,毕业时就签约了星空间,合作的方式是全约代理,这就在毕业之初解决了她所有的问题,2008年开始就在星空间展览自己的作品,从此顺利的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


  包括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一些已经成名的艺术家,高禺、马秋莎等艺术家,都是被星空间和北京公社代理的,但是这种幸运的毕业生毕竟是少数的,在画廊代理的这条道路上,对多数的毕业生来讲,条件还是不成熟的,没有足够好的作品可以敲开画廊的大门。再者,中国的画廊大多代理的时已经成名的艺术家,这样的艺术家在推广上存在相当大的优势,虽说画廊方面的分成可以少一点,但是毕竟是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交易和推广关系了。


  画廊在一定程度上虽能为毕业生的作品买单,但毕竟是有条件限制的,而且在这种限制里,其实有一些毕业生也带有抵触的心理。记者在采访中,接触了几个已经签约画廊的毕业生,和画廊的签约方式几乎都是全约代理,签约之前,会觉得解决了所有的后顾之忧,但是在签约之后,其实给自己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包括创作的数量和风格上,自己签约的画廊有自己的品格,艺术家在创作时,总归是要有压力和改变的。尤其是到了合同的后期,会有很多限制性的因素,比如在分成上,现在的年轻艺术家和画廊之间的合作一般是三七分成,但是这种在利益上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在艺术家成名后期会越来越影响到其创作的。


  这种画廊为毕业生的作品买单的方式是多数毕业生的选择,但是越来越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在市场经济影响之下,试问一下,有几个老板愿意在毕业之初就为毕业生做“天使投资”?有几个人可以成为尹朝阳?伍劲曾经说过:年龄和资历是存在关系的,在当代艺术领域,30岁和50岁的艺术家,其价格差在市场上几乎是30-50倍!但是谁又有20年的时间去等待艺术家成长呢?


  归根到底,画廊代理艺术家是最传统的推广方式,毕业生们如果在毕业之际就能被画廊代理,是有相当的幸运的,但是,着终究是少数群体,那么剩下的毕业生们,如果想坚持自己的艺术创作,怎么开拓出一条出路呢?这也就是记者在采访中遇到的一种最为普遍,同时是比较简单方法——参加各种的展览,让大家能够快速的认识到自己。


 

艺术家陈星州在现场为藏家和观者介绍自己的作品


  参加群展是多数人的选择一种成本较低并且能快速推广自己的方式


  一位从河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毕业来北京的艺术家,他坦言说,自己不想被画廊代理,想要安心创作,家里在资金上会给与帮助,在一定的时间内,并不担忧自己的生存状况,当记者问及他现在的状态时,得知他现在就是积极参加的各种的展览,以及各种机构举办的推广年轻艺术家的活动。


  从2012年的拍卖市场来看,当代艺术这块,70后已经开始逐步成为了市场的主力,虽然现在有写实油画和早期油画,以及F4时代的影响,但是,从今年各大公司的专场设置上来看,不难看出,拍卖公司都已经开始涉足到年青一代的艺术家。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出现了大量的年轻艺术家的推广活动,业内人士把这种活动成为是为拍场造势。这种造势下孵化出来的艺术项目就层出不穷,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青年100计划”以及“中国未来”这两个项目。


  于日前刚刚开始的“中国未来”这个项目,是计划为300位年轻的艺术家推广,让大众了解到这些艺术家最新的创作状态。现场多位艺术家表达了对于这种项目的需求性。


  陈星州是此次展览中的艺术家之一,他是来自于广州美院,专业学习的是中国画专业,后来改为创作油画,毕业之后,从广州来到北京,毕业近十年了,今年作品才刚刚在拍场上上拍,签约的机构是德美艺嘉。本次参加展览的作品,是其近期创作的一副作品,同步在线进行拍卖。记者了解到,他不仅仅参加了此次的年轻艺术家的项目,还将在八月份参加由雅昌艺术网举办的类似展览。


  这种推广年轻艺术家的活动,一部分是机构出面来邀请艺术家参展,另一方面是艺术家们主动去参加类似的展览。一位毕业许久的学长对记者说,对于年轻艺术家而言,刚毕业时,就是要多多的露面,多多的去参加各种的展览,不管是联展还是个展,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在这里已经不复存在了,毕业初期,要借助这样的活动让大家认识到自己的作品。


  的确,记者实地调查了一下,在北京的画廊里,有许多这样的展览,尤其以3818库的展览为多,以几个艺术家的联合展览为引,为刚毕业的学生们做群展。对于画廊来说,做这种展览的成本很低,几乎只是需要提供场地就可以,而对于毕业生来讲,这种展览是重要的,这是毕业之后进入大众视野的机会,而且,这种集体的露面,更能带来对应的藏家。在“中国未来”项目开幕的现场,记者见到了多位这样类型的藏家,尤其是对于这种大规模的群展时,这些藏家更能有足够的作品入库,一位女性藏家在现场表示,在现场能看到50位艺术家的最新作品,这种海量的群展方式对于这些年轻一代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对于自己的收藏,也是一个集体的整合。


  如果说这种方式能够把年轻艺术家集体呈现在藏家和观者面前,毕竟是不够直接的销售作品,到底是一种展览推广的方式,和直接的拍场相比,尤其是对于艺术家而言,没有足够的经济效益。


  艺术电商由于其广泛的受众群体能够快速将毕业生作品推向市场


  也许直接的拍卖,才是这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售卖地,起码在经济效益上快速的。上文中提到的拍卖行开始关注到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但是这种是有局限性的,记者在春拍时,了解到,拍卖行在专场设置中,还是挑选了一些相对来讲,在一级市场比较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如陈可、陈飞以及高禺等艺术家,都是在星空间的代理下相对有市场的艺术家。那么对于刚刚踏出学校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的作品谁来买单?毕竟种种的上述方式,对于刚出校门的他们来讲,是长远的效果。


 

由大艺网和嘉德拍卖联合举办的大学时代专场拍卖


  相对于实体拍卖,现在的艺术市场上存在着一种在线拍卖的形式,顾名思义是网络上进行的拍卖,作品的受众为消费阶层的普通大众,这批人的月薪在两万左右,他们绝对有资金去消费艺术品,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在这些消费者中,购买艺术品的比例仅仅有不到千分之一的比例,试想一下,如果这批人中有百分之五的人去购买一些消费型的艺术品,这该是一个多大的市场?又能解决多少毕业生的作品消费呢?


  伍劲说过,有大量的年轻艺术家,有梦想有才华,但是画廊无法实现他们的梦想,市场对艺术家的价格认同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阶段下,需要有一个相匹配的机构能够来帮助他们走向画廊,走向市场。正是在这种的诉求下,出现了一批批的艺术电商,hi艺术小店、赵涌在线、嘉德在线、HIHEY在线拍卖、大艺网等机构纷纷出现,有数据表明,这些艺术类电商的结构,他们所售卖的艺术品价格比例在是:万元以上的作品只占10%左右,5000元以下的作品则占到一半以上。而在5000元以下的作品多是在校学生和刚毕业的学生的作品,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这样的电商结构的确为毕业生们提供了一个足够大的平台来售卖作品。


  就嘉德在线的拍卖种类来分析,该网站设有八大美院专拍,记者曾经参与过其中的中央美术学院的油画系学生的作品征集,以中央美术学院的三个油画工作室来说,不管是偏向于写实画派,还是偏向于当代艺术创作的类型,他们都有在嘉德在线卖画的过程,甚至还有一些学生的毕业作品就是通过嘉德在线卖出的,这种经济效益的收入保证了他们的毕业后的创作。一般而言,一个大二或者是大三的油画系学生,外出写生时的习作,在嘉德在线都会有上拍,价位多在1000以下,而这些作品的消费群体都是一些装饰需求的购买者。


  就专业的区分来说,国画系的学生的作品更加的有针对性,尤其是传统题材的创作上,有大量的市场需求,有大量的人为这些毕业生的作品买单。记者曾经接触了一位某事业单位的办公室人员,在其日常的工作中,有大量的需求,有时是领导自身的需求,多数是出于送礼的需求,在选定作品时,前期是在琉璃厂等古玩市场上挑选,后来随着艺术电商的发展,廉价的作品,加上美院系统出身的基础训练,他们逐步把视线从古玩市场转移到这些毕业生的创作上,这位办公室的朋友对记者笑言道:这也是一种无形的投资啊,对于这些美院的毕业生们,从绘画的功底上来讲,绝对是可行的,若干年后,难保有明星艺术家的出现啊!”。


  种种这些消费的需求,为毕业生们的作品买单,在这中间,艺术电商经营者们准确是嗅到了市场的需求已经这种毕业生处境的需求,就艺术电商这块来讲,其佣金构成远远比实体拍卖和画廊所需求的费用要低,拍卖行的佣金一般达到25%—30%,画廊则往往和艺术家按照五五或者四六分成,以量取胜的电商则将佣金控制在10%—20%,这对于毕业生们来讲,无疑是最划算的选择,毕业初期,并不用担负太多的额外的经济负担。


  艺术电商的发展,其实是给毕业生们提供了一个市场价值的参考,比如一个毕业生,开始对自己的作品并没有定价,而且预期价格是比较低的,但是经过了伍劲的hi小店售卖之后,价格越来越高,实际上这就是市场给毕业生的一个合理的定价。


  其实,不管是已经成名的艺术家,还是毕业生,只有作品在市场上不断的进行倒手和售卖,才能最终形成其市场,这种方式,和签约画廊不太一样,其实是有点倒置的意思,这种艺术电商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帮助了毕业生在毕业之初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继而进行后期的艺术创作。


  记者在采访中,接触了多位今年刚刚毕业的美术学院的毕业生,他们表现出来的是对未来艺术创作之路的肯定和激情,一番聊天下来,他们其实对于自己的创作规划还是比较有计划的,但是当谈到谁会买自己的作品时,他们表现出来的是对于未来“钱途”的迷茫。毕业的两年之内,不少的毕业生只是在兼职画画,他们必须现有足够的能力去养活自己,做代课老师,画行画,是他们的选择,在对于作品的展示和售卖上,他们更多的是想要签约一家不错的画廊,参加展览,作品能够上拍,能够被大藏家收藏。


  用一位受访者的话来总结毕业生在毕业之初的状况最为准确:“毕业了,带着作品四处去和画廊老板商谈,本该属于创作的时间都浪费在这种事情上了,不屑于自己的作品被挂在客厅里,还不得不去画行画,但是我坚信,若干年之后,如果我还坚持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我会为这段过程而骄傲!”
 


发表评论
0评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9405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10370号
© 中国艺术会展网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