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保护文物就是保护现在的文化
2016-02-02 10:40  108        点击分享(9)
   北京1月30日上午,检察日报社与龙图集团联合发布《法治影响生活·2015中国法治蓝皮书》。蓝皮书分为热词篇、反腐篇、网络篇等12个篇章,盘点了 2015年影响中国百姓生活的法治事件和法治人物。现代文学馆研究部主任、著名作家李洱对蓝皮书传媒篇和文化篇进行了点评。
 
  入选文化篇的有:习近平讲话发表、发展文艺意见公布,影视版权纠纷频现,《捉妖记》上演“幽灵场”,文物遗迹屡遭破坏,网络音乐黑名单公布,柳 忠秧诉方方,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通过,人大学生抨击老师被逐出师门,广电总局查处抗日雷剧,文化文艺界反腐受关注,复旦校庆宣传片被指抄袭,女模故宫 拍裸照骑螭首。
 
  入选传媒篇的有:中央新闻单位清理整顿记者站,全国推广建立新闻道德委员会,总局集中通报违法违规案件,传媒界推出自律新举措,革命先烈遭诋毁 引发诉讼,传播网络谣言被纳入刑法,编造传播股市虚假信息记者被调查,刘虎“诽谤”案不起诉,媒体二审胜诉“世奢会”,姚贝娜之死报道惹争议。
 
  李洱表示,当一个新闻事件大于事件本身的时候,这个新闻事件就具备了某种象征性。他举例,媒体对我们的生活已经是无缝不入,在今天,每个被媒体关注的事件,都实实在在发生过,但并不是每一件事都得到媒体的关注。
 
  “传媒篇所列出的十条新闻,都可以看成是象征,象征了人类的欲望、痛苦、磨难和不屑。”李洱认为,阅读这些新闻实际上是在体会分析这些磨难、苦难、欲望和不屑。
 
  李洱还指出,所有文化都是从文物所带来的文化中发展而来,现在所有的文化都带有文物中文化的基因。保护文物实际上就是保护现在的文化,对文物的破坏、伤害、损坏都可以看成是对现代文化的一种敌对性。

发表评论
0评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19405号-7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10370号
© 中国艺术会展网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