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名称:熠熠千年:中国货币史中的白银
展览时间:2019/04/26~2019/07/28
展览地点:[上海]-上海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近武胜路)-(上海博物馆)
主办单位:上海博物馆
参展艺术家:艺术家
时间:9:00-17:00周一闭馆
展厅:四楼第三展厅
本次展览将通过展示白银货币和相关器物,涵盖中国传统银两、外来银元、中国新式银元、纸钞等,带领参观者直观了解货币史中白银的发展历史、白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白银联结下的中国和世界。
展览不仅展出上海博物馆自身的展品,还从多家机构借展,重要展品包括中国财税博物馆收藏的唐代至清代银铤(锭);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的「南海1号」沉船出土白银相关遗物;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收藏的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出水白银相关遗物等。
中国冶炼和使用白银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唐代中期出现了最早具备货币功能的白银——铤,但白银货币的使用并不普遍。
明代中期以后,白银成为主流货币,确立了本位货币的地位。清代中期以后,白银逐渐向外输出,尤其鸦片战争以后白银大量流失、外商纸币流通于市,迫使清政府创立国家银行发行中国自己的纸币。
展位费用
-
展品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