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仪式:2017年10月15日下午4点(周日)
学术主持:孙振华
策展人:冀少峰
展览总监:王飞跃、殷小烽
策展助理:武沛、景晓萌
前言
文/孙振华
现代材料、传统意象、日常物品、精致工艺、残缺、镜面、静止、运动……景育民的雕塑新作运用这些因素,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看”与“被看”的互动现场。
我们甚至都很难说谁是“看”?谁是“被看”?
每件作品都有“不锈钢镜面”,它们在被人观看的同时,也在观看四周,看观众之所看。
这些作品如果被称作雕塑,前提是必须有观者“在场”,必须置身在一个特定场所;因此,雕塑、现场观众和周边环境形成了一种相存相依,无限纠缠的“看”和“被看”的关系:雕塑兼有“被看”和“看”的双重功能;观众也只有在“被看”的同时,才能“看”。
作品、观众、环境的一体性,使景育民的雕塑成为一种扩充了的雕塑,它们是作者、观众与环境共在的雕塑。在展览现场,每个观众看雕塑。也是在看自己;拍雕塑,就是在拍自己。
还有,因为时间,景育民的这些雕塑既是单一的“存在”,又是无数的“存在”;它每个时刻,针对每个观众,形成一个个不同的“看”和“被看”的关系,它们成为不同瞬间的“存在”
《静观》中这些极具当代思辨色彩的作品,无疑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例如对写意、对书法、对山水画的笔触、对佛教文化的领悟和借用……这些都非常明显。
佛教讲,“诸法无我”,是说世间上一切事物都是依靠因缘和合而成,它自身是没有本性的。《静观》中的这些作品又何尝不是如此?什么是它的实体?它并没有不变的形和相,一切都依因缘而生,彼此相互依存,所以,它并没有恒常不变的实体和自我规定性。只是因人、因时、因地、因缘而变幻无穷。你看它时,它才是它;你不看它时,不知道它是何种面目。
景育民的这些雕塑提出了雕塑存在方式的问题。它们是一种超越了主客观二元对立的存在;是一种物我不分的存在。“看”和“被看”之间的相互纠缠,使得主体不再是主体,客体也不再是客体。
在一个所谓泛雕塑的时代,雕塑可以观念化,可以非物质实体化(声、光、电都可以成为雕塑媒介);可以消除真与假、虚与实、艺与器、审美与生活的界限……
那么,雕塑究竟如何存在?
景育民的作品,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对雕塑存在问题的扩展和延伸。
展位费用
-
展品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