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17-04-29-2017-05-31
开幕时间:2017-04-29 15:30
展览城市:广东-广州
展览地点:尚榕美术馆
策展人:樊林
参展人员:海弟、黄伟鸿、谢少玲
展览备注:艺品运营:李紫萤
策展助理:韩亮
展览介绍
“奇妙之年”第一回
樊林
我的工作中最愉悦的部分,是常常能够感受到这样的年轻艺术家的努力。他们保持着对自身独立性的警惕,对于周遭环境持续感觉、思考和反动,继而从感知、叙事的角度层层铺开创作。
他们所共同面对的场景其实具有两个特点:20世纪以来,全球艺术界都在不断地将艺术理论化,缔造出了一个充满了功能性的、程序性的艺术理论时代。目的、意图都先于创作活动本身而存在。各种类型的理论,共同形成了艺术创作的语境,不断地被直接地运用于创作之中,效果近乎立竿见影。将艺术作品意义的普遍性与语境结合起来,成为一个难题。另外,当代艺术是否还具有美学意义?也是我们常常面临的提问。提出这样的问题,最大的理由在于艺术作品已经呈现出非感性化的面貌,一直以来的审美经验无法对应于此。新奇之物不断涌现,人们很难再诉诸固化了的感觉。
黄伟鸿、谢少玲显然都想完成一些自己对世界的解释。学院训练一方面塑造了他们对现实层面的描述能力,另一方面,纵容了他们的好奇心。当他们可以轻车熟驾地描绘任何现实层面的对象时,就开始想看看自己的绘画能否给出属于自己的特别的答案。在过往的创作中,他们渐渐清晰地意识到:艺术叙事的断裂,是明显存在着的。他们早已无法按照“来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去表达。于是,将叙事方式、语言本身作为了创作最为核心的诉求。黄伟鸿、谢少玲在画面情绪上不同,但归结到文体上,颇为一致。对世相中荒诞、想象的那部分展开描述,也共同勾勒出一个趋势:对于重新塑造人的主体性,回复艺术的叙事功能,无疑是方向明确的逆动。
海弟,是我在迷恋木头的过程中认识的艺术家,他怀着对木的尊敬,交代出日常器物的庄严。那是与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具有一致的内核,日常性之中凸现出真正的安然坦荡。
当我们的灵肉几近散诸尘劳,坏诸欲壑,海弟的思考与木,合而为一,成为刺激我们麻木、无趣感官的存在。以视觉和触觉迎向海弟的作品,每一次都获得无比欣喜。
三位艺术家的创作,共同传递关于“意义”的新思考。他们努力开拓的是将旧概念向新领域的扩展,艺术依然作为一种提升而存在,其美学意义因而在扩展出的张力中获得成立。
尚榕美术将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持续呈现这样的年轻艺术家的创作,力图通过作品的组合,讨论新的趣味构成方式,对我们未知的内心世界形成新的描述,甚至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