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17-02-24-2017-03-19
展览城市:广东-广州
展览地点:广东美术馆
艺术总监:王绍强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
协办单位: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
参展人员:廖慧兰
展览备注:展览统筹:邵珊
项目负责:袁钊、黄海蓉
视觉统筹:卢珊
视觉设计:TIAN-DESIGNLAB
展场陈列:李熙
新闻推广:梁洁
展览介绍
兴之所至
自80年代开始,廖慧兰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已经行走了三十多年。如果从50年代中期广州美术学院附中求学阶段开始观察,廖慧兰的艺术创作的确与新中国美术的大潮流重叠、并行。对于这一代的大部分艺术家来说,主动投入或被动选择,个人的趣味与主流审美意识所产生的对话,都是无法回避的“命运”。廖慧兰称得上是一位在命题创作之外找寻个人创作乐趣的艺术家。
在观察作为个案的廖慧兰雕塑创作的过程中,那些属于她个人积极、温暖、善意的气质,以及从学生时期到广美附中任教期间,她坚持不懈的人物肖像写生所积累的丰富的人物形象及故事,总是自然而然地从她富有温度的作品中穿透出来。美院版画系学习的背景,使得她对于雕塑艺术的叙事、构图、形式、结构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造型风格。对所塑造对象内在世界的洞察与想像,对不同人物的表现手法以及取舍提炼,文学性的描述方式和造型艺术的视觉手段两种语言彼此交织,令其作品纯厚稳健、韵味深邃、大气恢弘。
无论是雕塑还是绘画,廖慧兰的艺术创作始终有着一条隐秘的“情动线”,勇敢质朴的南海渔妇、敦厚拙实的瑶胞青年、兼具诗人风采和思想家的犀利的黄遵宪、目光深邃的艺术家林风眠、雄姿英发的北伐英雄和抗日名将黄琪翔将军夫妇以及永恒缠绵的客家史话……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对一草一木和万事万物都心存真情和真诚,对新事物和新思想保持开放的态度,使得廖慧兰的艺术富有情趣、细腻、饱满、畅朗的特质。已故著名艺术家赖少其先生曾如此评价廖慧兰:“版画艺术和文学、音乐的修养丰富了她的审美力和想象力。她是生长于中国的雕塑家,所创作的对象多是中国人,这就很自然地受到中国石窟艺术的影响,使中西艺术的优良传统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高度的浑厚、朴实的艺术精品。”
廖慧兰幼年受广东本土左派艺术的启蒙,六十年代学生时期受到来自全国的艺术精英如黄新波、胡一川、赖少其、廖冰兄、王肇民、徐坚白、陈秀娥、黎林、刘其敏、赵瑞樁等倡导的新中国的美术教育,改革开放后得以走出国门接触西方古典及现当代的艺术,获得开阔眼界、溯源追流的机会,进一步探索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作为教育家,廖慧兰承前启后,改革艺术教育,为岭南培养了众多活跃在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同时也为延续广州的城市文脉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览以“兴之所至”为题,看似表达了进入古稀之年的艺术家“游于艺”的轻松随性的创作态度,其实不然,这次展出廖慧兰三十多年来创作的一百多件雕塑、版画和素描作品,让我们真实地感受这位艺术家和教育家持之以恒地潜心勤奋、勇于创新的艺术生涯及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