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杨丙亮,有着与他的年龄相称的艺术人生,和充满时代感的个性表情。这种不同于以往时代的极为特殊的社会现场,可能滋生部分乱世枭雄,可能蜕化一批污垢垃圾,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一如他的创作和本次展览的主题“欢乐颂”,用别出心裁的视觉语言,直面当下生活,言说喜怒哀乐,传递文化精神,释放他一如既往的制造欢乐的精神诉求。展览中呈现的作品和缠绕其间的浓浓氛围,将成为他的艺术理想的最恰当诠释。同时,借用由席勒诗歌贝多芬谱曲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名字,连续传递同一个声音——欢乐:……好像太阳运行,在那壮丽的天空。朋友,勇敢的前进,欢乐,好像英雄上战场。也应和徐青藤名句: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欢乐的主调引导了艺术的形式和内容,构成了丰满煽情的精神骨架。杨丙亮的艺术创作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盛世繁华(2009—2011)。在微观世界凿开通道切入图像迷宫,拥挤、混沌、迷乱、窒息,构成微生物军团冲击波,散而弥团,软而弥坚,疏密有致,收放有序。细密的笔触如蝼蚁,侵入昆虫、动物、人物,打乱视觉编码,构筑再生图像。在浮云盛世吐槽虚拟繁华,在相思风雨调侃人生众态,不悲不叹,不紧不慢,世界还好。
第二阶段:本色悠然(2012——2014)。艺术家用个人方式诠释着悠然本色。这一时期的作品,走过一段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熟化沉淀的过程。尝试小中见大,在不经意中影射现实当下的社会问题。纵览艺术史,问题指涉,通常是艺术家的工作方法,也是责任与智慧使然。真个是: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世间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第三阶段:风雅颂歌(2015—2016)。由技术的精致,到精神的饱满,再到自如的释放,演绎着动感与激情交织的生命乐章。生命只有一次,欢乐可以永远。为风雅精心修饰,为颂歌增光添彩,为欢乐营造佳境,这是艺术人生的宿命。身处不同的时代,体验与感悟自有不同。是故,调动可能的造型元素,焕发炽烈的激情火焰,释放奇异的生命能量,呈现时代感的智慧图像,便有了不可名状的艺术理由。歌者,且行且乐;乐者,且歌且行。步步高,声声慢,倩影动,云飞扬。此情可待,此景乐道,沧海明珠,追思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