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如约”,因缘会集,如期而定,应约而行。佛家有言,“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缘起缘灭,花开花落,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作为一种缘分的约定,因艺术而盛情赴会,不负丹青不负卿。
本次展览邀请了十五位具有代表性的新学院青年艺术家集体亮相展示佳作,它将呈现出近年来学院教育体系下青年艺术家水墨创作的新状态。
从参展艺术家的教育背景而言,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等国内著名院校的水墨艺术创作的博士、硕士为主体,它代表了当今国内高等艺术院校水墨艺术创作与教育的某种水平与状态。
此次参展艺术家大都历经了多年的学院教育体系下的专业锤炼,在“承”与“变”的思索中,付出了诸多心血和努力,探索出符合自身独特面貌的艺术风格与方向。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代消费文化的视觉图像语境中,作为新生代的水墨艺术家如何敏感于当代人的生存现实与精神上的困顿,以及视觉图像语言所带来的探索与变革,这恰恰反映出新学院水墨教育体系下的问题与状态。
其次,就参展作品而言,按学科类型来划分有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按水墨创作手法类型来划分有写意和工笔之别,但实际上,某些参展作品已经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划分标准,走向了“跨界”或“综合”的样式。同时,在媒材的使用上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如颜色采用有别于传统水墨画创作的进口矿物色料,纸张则多采用加矾加胶的熟纸或不同材质的皮纸。
此外,在创作手法上,某些参展作品在“工”与“写”的基础上,杂揉了撞水、撞粉、罩染、肌理等方式,这不仅拓展了当代水墨创作的边界,也呈现出有别于传统水墨的艺术样貌与精神气质。
再者,从作品的题材以及笔墨叙事的角度而言,既有传统山水画、花鸟画的裁剪出新的样式,又有对景写生的生活场景,还有挪用图像,转换为图式化、符号化的观念表达;既有重彩构成的没骨精神,又有逸笔草草的林泉雅迹,还有超常态的虚拟性的视觉体验。不仅如此,该展览还体现出新学院青年水墨艺术创作如何在既得师承的优良传统,同时汲取西方美学,整合现代学院教育资源等前提下而所进行的各种探索路向——它既能表露出清晰的学术脉络,丰富的思想资源与完整的视觉框架,又能体现出当代学院青年水墨艺术创作的新势力。